经济作物

比玉米贵100倍的杂草长在玉米地 你认出来了吗?

2019-09-17

  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半夏是一种杂草性很强的植物.具体表现为:①具有多种繁殖方式,②具有较强的耐受性,③具有较宽的生态幅。半夏味辛,性温,有毒。归脾、胃、肺经。具有降逆止呕,温和中胃,燥湿化痰,消痞散结的功效。

  半夏原本是一种小需求的小中药材,不过近几年来半夏的市场需求增长速度非常快,每年的消耗量多达上千吨,很多地方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,因此其市场价格也飙升到了百元左右。小编整理了四大药市近几年的半夏市场价格(元/公斤),供大家参考。

  一般正常种植,每亩需种苗70公斤左右,种苗价格在40元/公斤左右,因此每亩种苗成本在3000元左右,每亩半夏的产量可达140kg,种苗高达500kg,再除去种苗、肥料、农药及人工等种植成本,每亩的收益可达到上万元,总的来看,其种植效益是比较可观的。

  虽说旱半夏市场大,前景好,但是想要能赚到钱,对于种植者来说,掌握科学栽培技术,获得品质高产才是不变的王道。

  旱半夏高产栽培技术

  1、选地整地

  选择向阳、的士票平坦的地块,最好时是土层深厚、土质疏松肥沃、排水方便的沙壤土,前茬种植过豆科和禾本科作物。选好地块好就开始整地了,先将土壤深翻20-30cm,耙细整平后做成宽120cm的畦,要求沟宽30厘米、深15-20厘米,在施足基肥,每亩施用完全腐熟的农家肥或土杂肥2000公斤,过磷酸钙25公斤。

  2、播种

  生产上多用块茎和珠芽繁殖,也可用种子育苗或用组织培养法进行无性快繁,块茎繁殖和珠芽繁殖,增重快,当年就可收获。选当年生直径0.5-1.5厘米的块茎作种,一般于春季平均气温10℃左右时播种为宜。在整好的畦内,按行距20厘米开4~5厘米深的沟,沟底要平,按株距4厘米将种茎播入沟内,顶芽向上,覆土盖平,稍加镇压。栽种后要及时浇水。

  3、田间管理

  (1)灌溉、排水

  播种后,春季一般20天出苗,如遇严重干旱,适当浇水以保全苗。齐苗后控制浇水防止地上部徒长,促使地下部分生长发育。旱半夏喜湿润,怕干旱,如遇久晴及干旱,应及时灌水,若雨水过多,应注意开沟排水。

  (2)追肥

  培土苗齐后及时松土锄草,浇施稀人粪尿一次。5月下旬至 6月下旬,株芽生长较快,当珠芽长成并开始脱落时,每亩追肥500~1000公斤与尿素5公斤混合撒于沟内,并把行间的土培在半夏苗上,以刚好盖住珠芽为度。6月以后,叶柄上的珠芽成熟落地,种子也陆续成熟并随植株的枯萎而倒地,视情况培土2-3次。取畦沟细土,撒于畦面,厚约1.5~2厘米,盖住珠芽和种子,然后用铁锹拍实。9月上、中旬,用10公斤尿素、20公斤过磷酸钙与泥土混合,均匀撒于表土,起到培土和灌浆作用,可明显增加产量。

  (3)中耕除草

  苗出齐后,应及时清除杂草,行间用小锄浅锄,深度不能超过3厘米。株间草宜用手拔除。

  (4)遮荫

  生产上可于4月中下旬畦边间作玉米和豆类作物,6月上、中旬间作物长高或搭架遮荫,9月后,气温渐低,应及时收获间作物。

  (5)摘蕾

  除了需要种子繁殖以外,生长期抽出的花蕾应全部摘去,以减少养分的消耗,促进地下部分的肥大。

  4、病虫害防治

  (1)根腐病

  在高温高湿时易发生。发病后,地下块茎腐烂,地上部随即倒苗枯死。防治方法主要注意排水,拔除病株并用5%石灰水处理病穴或浇灌根部,也可在播种时用0.5%-2%石灰水浸种12-30小时。

  (2)叶斑病

  发病时叶片上有紫褐色病斑,后植株渐渐枯萎。防治方法:发病前和发病初期喷1:1:120波尔多液或65%代森铵500倍液,每7~10天喷1次,连续2次或3次。

  (3)病毒病

  病株叶卷缩成花叶,植株矮小、畸形,多发生在春夏季。防治方法:除去病株,杜绝传染源;选无病株留种。

  5、采收与加工

  块茎繁殖当年即可收获。9月下旬叶片枯黄时采收,挖出块茎,按大、中、小分级,大号加工成商品,中、小号作种块继续种植。收获后需加工的鲜半夏要及时去皮,堆放过久不易去皮。生半夏以个大、皮净、色白、质坚、粉足者为佳,因生半夏有毒,应严格避免手、脚及皮肤与旱半夏接触,以防中毒。作种用的旱半夏可采用沙藏的办法越冬贮放。

相关阅读

热门阅读